栏目分类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2:20 点击次数:130
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随着病情发展到中晚期,许多患者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,表现为进食、饮水时频繁呛咳。这种情况不仅影响生活质量,还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、窒息等严重并发症,甚至威胁生命。那么,为什么会出现呛咳?又该如何科学应对和治疗呢?
为什么小脑萎缩患者容易呛咳?
小脑是人体协调运动的重要器官,负责调节肌肉张力、平衡和动作的精准性。当小脑萎缩时,患者的吞咽功能会逐渐受到影响,具体表现为:
咽喉肌肉协调性下降:吞咽时需要多组肌肉协同工作,小脑功能受损会导致肌肉收缩不协调,食物或水误入气管。
感觉反馈减弱:小脑病变可能影响咽喉部感觉神经的敏感性,导致吞咽反射延迟或减弱。
咳嗽反射异常:部分患者咳嗽反射能力下降,无法及时清除误吸的异物,增加肺部感染风险。
展开剩余54%如何应对呛咳问题?
调整饮食状态
进食时保持坐姿端正,避免仰头吞咽。
小口进食,细嚼慢咽,每口食物量减少至1/3勺。
选择糊状、软烂食物(如粥、蛋羹),避免干硬、黏性大的食物。
喝水时使用增稠剂或改用果冻状液体,降低流速。
康复训练
吞咽功能训练: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咽喉肌肉锻炼,如空吞咽、冰刺激等。
呼吸训练:练习腹式呼吸,增强咳嗽能力,减少误吸风险。
密切观察并发症
若出现发热、咳嗽加剧等症状,需警惕吸入性肺炎,及时就医。
发布于:北京市